服务热线:021-20282571
沃珑港动态
021-20282571

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大尺寸之争白热化

沃珑港动态 >> 行业新闻
来源:证券时报
日期:2020年11月18日

作为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硅片市场已形成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双寡头格局。去年以来,两家公司不断地推出扩产计划,以捍卫市场份额。然而,在强手林立的环境中,光伏硅片新势力企业依然展现出乘风破浪的姿态。这都源自于另外两家企业最近披露的动态。一是上机数控(603185)与天合光能(688599)签订了一份单晶硅片长单销售合同,预估销售金额102.4亿;二是京运通(601908)计划在四川乐山投建24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并已与乐山政府部门达成合作意向。新势力企业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对利益的追逐,也有客观上市场对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的需求。此外,硅片的尺寸标准正处于较为混乱的过渡阶段,新势力企业看准大尺寸演进方向,新上产线基本都实现了210mm硅片向下兼容,希望借此实现弯道超车。当前,围绕硅片尺寸俨然形成了182mm与210mm两个不同阵营,随着新势力企业的入局,两大阵营的争夺更趋白热化。前两天,隆基、晶科、晶澳宣布,三家企业明年的182产能合计将达到54GW;210阵营也不甘示弱,中环股份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明年210产品的订单需求大概会达到40GW~50GW。光伏硅片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着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的双寡头格局。一方面,两家公司的硅片产能位居前两位,另一方面,虽然晶科、晶澳等头部组件厂商也有规模不小的硅片产能,但基本上都是自用为主,唯有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拥有大规模外销的能力。今年6月,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等7家企业联合发布标准尺寸倡议,提议将182硅片作为标准。随后到了7月,中环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39家企业组建“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加快推进210产品放量。由此,围绕硅片尺寸,市场形成了两大阵营。
二维码
留言